雅博体育app下载地址手机版APP11月21日電21日,中國人民銀行黨委書記、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在2022金融街論壇年會上建議,銀行保險機構應當以更加優惠的價格,為公益組織、慈善活動提供融資、結算、風險保障等金融服務。 郭樹清稱,發展公益慈善事業對于增強社會領域投融資能力、促進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義。我國發展公益慈善事業,既有社會主義制度優勢,也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底蘊。我們應當有充分的信心,中國一定能夠把公益慈善事業做到世界一流水平。 郭樹清表示,到2020年底,我國慈善組織占已登記社會組織的1.1%,當年捐贈額約占GDP的0.2%。而有的發達國家當年捐贈額占GDP的比重超過2%,有的發展中國家雖然捐贈總額不是很大,但參與捐贈的人口比例高達70%。 郭樹清強調,必須正視我國公益慈善事業曾經走過的彎路和曾經發生過的不光彩事件,一定要深刻汲取其中的教訓。公益慈善是天底下最陽光最崇高的事業,決不能暗箱操作,更不能允許有任何違規謀取個人私利的行為。要嚴格落實公平、公正、公開原則,實現慈善管理全流程透明運行,確保所有捐贈資產規范高效地用于公益事業。 郭樹清表示,推動我國公益慈善事業健康發展,需要切實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弘揚慈善文化。我國自古倡導胸懷天下、博施濟眾,人民群眾自發具有守望相助、樂善好施的習慣。要堅持政策激勵和精神激勵并重,建立慈善褒獎制度,大力營造捐贈光榮、行善者受尊敬的社會氛圍,使公益慈善成為社會各界和人民群眾廣泛參與的光榮事業。 二是強化法律保障。修訂慈善法,制定相關實施細則,建立健全非營利法人制度,完善社會團體登記、基金會管理等條例,推動形成完備的慈善規制體系。 三是便利稅收優惠。我國相關法律給予公益慈善許多稅收減免待遇,但公眾知之甚少,另一方面,實際操作時又附加很多條件和程序。應當按照實質重于形式的原則,利用互聯網和大數據手段,采取簡明方法和措施,使支持公益事業的政策目標切實落地。 四是強化監督管理。必須健全分級分類的嚴格審慎監管體系,加強政府監管、行業自律、輿論監督和公眾監督。堅持慈善的公益性和利他性,通過第三方機構專業化運營,實現捐贈人與受益人完全獨立,防止打著慈善捐贈旗號搞商業化經營或者其他套利活動。 五是積極發展公益信托。這是信托業的本源業務,國際上至今已有400多年歷史,在促進慈善事業規范發展方面發揮了獨特的作用。信托機制具有財產獨立、破產隔離、管理專業、運作高效等優點,因此應當積極推廣公益信托。《慈善法》頒布以來,我國慈善信托迅速發展起來,累計備案總規模40多億元。從備案規模看,浙江、廣東、甘肅居于領先。從備案數量看,浙江、甘肅、陜西名列前三位。這種情況既發人深省也令人鼓舞,經濟落后地區和發達地區都可以培育第三次分配。 六是金融系統要在公益慈善事業中努力作出新的更大貢獻。金融企業在履行社會責任方面一直走在全國前列,特別是在應對世紀疫情斗爭中,作出了新的創造和新的業績。我們建議,銀行保險機構應當以更加優惠的價格,為公益組織、慈善活動提供融資、結算、風險保障等金融服務。(中新財經)廣州9月30日電(郭軍馮俊杰)9月28-29日,2022年度廣東省第十一屆“金錨杯”無人機操作員職業技能競賽暨全國職工數字化應用技術技能大賽選拔賽在廣州舉辦。 本次大賽由廣東省總工會、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和廣東省科學技術廳主辦,廣東省總工會職工技術協作中心和中國海員工會廣東省委員會承辦,交通運輸部南海航海保障中心協辦,廣州航標處和廣州海事測繪中心提供業務支持。來自廣東20余地市及系統的44支隊伍共102名選手參加了比賽。 大賽分為預賽和決賽兩個階段,采取理論知識考試和技能操作考核相結合的方式進行。9月28日進行預賽。預賽以交錯航線駕駛實操項目為考核內容,該項目要求選手一次性完成無人機組裝、開機、解鎖等操作,并按指定起始點、路徑完成飛行,根據選手成功完成比賽的時間由短到長依次排名,擇優晉級。當日,經過激烈角逐,共有66名選手脫穎而出、成功晉級決賽。
德赢客户端11月21日電據央行網站21日消息,人民銀行、銀保監會于11月21日聯合召開全國性商業銀行信貸工作座談會,研究部署金融支持穩經濟大盤政策措施落實工作。 會議指出,全國性商業銀行要增強責任擔當,發揮“頭雁”作用,主動靠前發力。要用好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擴大中長期貸款投放,推動加快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更好發揮有效投資的關鍵作用。發揮好設備更新改造專項再貸款和財政貼息政策合力,積極支持制造業和服務業有效需求。要進一步加大對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貨車司機等市場主體的支持力度,按照市場化原則積極支持符合條件的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主動向實體經濟減費讓利。 會議強調,要全面落實房地產長效機制,因城施策實施好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保持房地產融資平穩有序,穩定房地產企業開發貸款、建筑企業貸款投放,支持個人住房貸款合理需求,支持開發貸款、信托貸款等存量融資在保證債權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展期。用好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工具(“第二支箭”)支持民營房企發債融資。完善保交樓專項借款新增配套融資的法律保障、監管政策支持等,推動“保交樓”工作加快落實,維護住房消費者合法權益,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中新財經)11月21日電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在2022金融街論壇年會上作主題演講時表示,在注冊制改革方面,我們提出堅持尊重注冊制基本內涵、借鑒國際最佳實踐、體現中國特色和發展階段特征3個原則,突出把選擇權交給市場這個本質,建立了以信息披露為核心、全流程公開透明的發行上市制度。 同時,從我國國情出發,堅持放管結合,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絕不是一放了之。比如,加強審核注冊質量把關,統籌一二級市場適度平衡,強化擬上市企業股東信息披露穿透核查等。從注冊制試點情況看,市場各方總體上是認可的,獲得感也是強的。(中新財經)
上海9月29日電(浦帆)元宇宙是眾多新技術的集大成者。2021年以來,元宇宙的概念內涵依然處于一個不斷演變、不斷發展的過程之中。如何利用好元宇宙技術提升產業發展和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眾生活改善,成為重要的時代命題。 近日,主題為“元宇宙:機遇與挑戰”的2022年浦東新區政協“觀瀾論壇”,在浦東新區規劃和公共藝術中心舉行。全國、市、區三級政協委員和政、產、學、研各界嘉賓齊聚一堂,聚焦元宇宙這一新賽道、新機遇,圍繞元宇宙產業布局、場景應用、困難挑戰深入探討、展望趨勢、獻策獻計,促進元宇宙產業落地。 上海市政協黨組成員、副主席虞麗娟指出,當前,上海城市數字化轉型已進入共建共享的數字化生態打造階段,一大批聚焦元宇宙、人工智能等前沿領域的高新技術企業與人才在上海集聚,發力布局新賽道、激活發展新動能。 在浦東新區政協主席姬兆亮看來,元宇宙是眾多新技術的集大成者。其概念內涵依然處于一個不斷演變、不斷發展的過程之中。每一項技術的迭代和革新,都意味著一個新的契機、新的挑戰,同時也是一個新的開始。應該在搶抓元宇宙嶄新賽道,完善元宇宙發展環境,打造元宇宙創新高地三個方面達成共識。 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經信委副主任張英表示,從當前信息技術演變的趨勢看,在即將到來的元宇宙時代,上海必須“揚長避短”,把握住三大關口,才能決勝未來:一是要把握未來5G+消費場景的“殺手級應用”,將基礎設施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二是把握配合手機的智能硬件“第二塊屏”,將局部優勢轉化為全面優勢;三是把虛實交互握互聯網時代的新平臺入口,將場景優勢轉化為競爭優勢。 上海張江(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袁濤認為,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是元宇宙的發展基石,元宇宙是由現實世界映射或超越現實世界,可與現實世界交互的虛擬世界,需要通信技術、三維掃描、AI、物聯網、VR/AR等技術以及對應的數字基礎設施進一步建設和突破。此外,場景賦能是元宇宙的發展助力,元宇宙產業目前還處于發展初期,沒有形成規模效應,研發成本、運營成本、使用成本均偏高,需要產業園區和政府提供場景,逐步降低整體成本。 “根據我們的調研,元宇宙已經吸引了全球超過500家以上的領軍企業開展布局。”張英表示,當前“元宇宙”所引領的全球產業變革方興未艾,上海在數字基礎設施、領軍企業、產業鏈等方面擁有較好的基礎,作為上海“元宇宙”產業布局的重點區域,浦東新區硬核企業扎堆、高端人才集聚、應用場景多樣,“張江數鏈”更是集聚了高通、賽靈思、德州儀器、智位機器人、七牛云、視辰信息等一批龍頭企業,其他各類元宇宙相關企業500家,產業鏈相關企業約1600多家,從業人員超3.6萬,產業集聚效應逐漸顯現。 《上海市培育“元宇宙”新賽道行動方案(2022—2025年)》指出,著力強化新賽道布局,培育壯大發展新動能,更好助力上海國際數字之都建設。目標到2025年,“元宇宙”相關產業規模達到3500億元,帶動全市軟件和信息服務業規模超過15000億元、電子信息制造業規模突破5500億元。(完)11月21日電21日,中國人民銀行黨委書記、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在2022金融街論壇年會上表示,不久前,《個人養老金實施辦法》正式發布,相關配套政策陸續出臺,個人養老金進入實質性落地階段。規范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最要緊的是鼓勵金融機構開發名實相符、運作安全的商業養老金融產品。 郭樹清表示,截至2021年末,我國第一支柱基本養老保險覆蓋人口10.29億人,基金結余6.4萬億元。第二支柱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覆蓋職工超過7000萬人,積累基金4.4萬億元。第三支柱方面,經過近些年的清理整治,目前真正具有養老屬性的保險產品快速增加,為人民群眾積累了規模超過5萬億元的養老責任準備金。 郭樹清稱,三個支柱所積累的養老保險資金,都應堅持“長期投資長期收益、價值投資創造價值、審慎投資合理回報”理念,將一定比例投入社會領域的事業和產業,發揮出強大的“動車組”作用。(中新財經)
11月21日電據央行網站21日消息,人民銀行、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近日印發《上海市、南京市、杭州市、合肥市、嘉興市建設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總體方案》(下稱《總體方案》)。 《總體方案》提到,通過5年左右時間,將上海市、南京市、杭州市、合肥市、嘉興市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打造成為科創金融合作示范區、產品業務創新集聚區、改革政策先行先試區、金融生態建設樣板區、產城深度融合領先區。推動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和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核心功能再上新臺階,深入推進南京市建設引領性國家創新型城市,杭州市建設國內現代科創金融體系的實踐窗口和金融服務科技創新發展的示范基地,合肥市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技創新策源地和新興產業聚集地,帶動嘉興市爭創長三角科技成果轉化高地和科創金融一體化服務基地。 《總體方案》要求,推動科創金融業務創新。支持銀行業金融機構運用再貸款、再貼現資金加大對符合要求的科創企業信貸投放力度。支持商業銀行在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前提下,強化與創業投資機構、股權投資機構合作,創新多樣化科創金融服務模式。推動科技類保險創新發展。支持保險公司研發推出符合科創企業需求的保險產品,持續推進生物醫藥相關責任保險、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新材料首批次應用保險、網絡安全保險和知識產權質押貸款保證保險、專利綜合保險產品,支持開展軟件首版次應用保險補償機制試點,支持保險公司對科創企業開展財務性股權投資。深化體制機制創新,引導陽光基金、種子基金等投向初創企業。(中新財經)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率偏低問題,一直困擾著業界。不過,科研院所聯手企業助力科技成果轉化的路子在一些產品中已經打通。 9月23日中國農民豐收節之際,央視匯總了全國網友對農業科研多方向的種種疑問,聯合我國最大的農產品上行平臺拼多多,發起直播活動,尋找今年一整年的網紅農研產品。同時向全國網友推介優品優價的農研好貨,助力農業科研前行,農民豐產增收。 煙薯25就是其中一個典型。2016年,壹畝地瓜創始人劉朝麗第一次嘗到當時僅在山東、河北小規模種植的煙薯25。品嘗過后,她說自己“從未吃過如此好吃的烤紅薯”。 在劉朝麗等人的推介下,煙薯25開始在線上爆發。到2021年,僅劉朝麗一個公司在拼多多平臺銷售的煙薯25即達2000萬斤。劉朝麗表示,他們想做的不只是賣地瓜,而是為消費者發掘真正優質的品種,尤其今年以來,拼多多在平臺策略上加大了對科技農產品的資源傾斜,“我們也更有動力讓優質成果出了試驗田就能進入大市場”。 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農業科學院副院長趙皖平告訴新京報,農業科技研發還是要以消費者,以市場為導向。作為科研單位,如果能夠做到應用科學都是以市場為導向,那會有很好的成果,但怎么了解到消費者需要什么樣的產品,企業具有這樣的嗅覺能力。所以,“企業與科研單位結合,可能是下一步我們要做的一篇大文章。” 成功的“煙薯25” 10年前,煙臺市農業科學院甘薯所所長辛國勝在近400株系中因為“多看了它一眼”的0579株系。該處的四個重要職能之一,即是“成果轉化”。 杜金昆表示,原來滯留在實驗室或檔案室里的農業科技成果,逐步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服務于農業生產,實現其自身價值和潛在價值。主要是因為,財政資金支持力度加大,政產學研用多位一體協作力度增強,以及對科技成果完成人的獎勵政策得到優化。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之下,近年來我國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已經有了不小的提升。農業農村部今年8月公布的數據顯示,目前,全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突破61%,農作物良種覆蓋率超過96%,自主選育品種面積占95%,品種對單產的貢獻率超過45%。農機裝備領域,目前可自主研制4000多種農業機械裝備,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超過72%。 “以企業為主體”有了政策加持 作為農業科研工作者,趙皖平與同行一直在思考,如何更好“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結合”。趙皖平表示,如果農業科研不是以企業為主體,而是以科研院所為主體,實際上做不強、做不大。如果是以企業作為主體,因為它們對市場最敏感,也最清楚市場的需求(基礎科學研究除外)。 “市場需要的商品(農產品),企業的作用最大”。趙皖平說。但現在科研院所和企業合作的體制機制還面臨一些問題急需解決。比如,如果讓企業去搞農產品研發,他們肯定覺得不劃算;如果科研院所搞研發,那知識產權保護還需要進一步加強。一個新的農業品種面世后兩三年,大量的仿制品就會出現。比如陽光玫瑰葡萄,走下葡萄界“愛馬仕”的神壇,一個很大原因就是因為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沒有做好。 以企業為主體,引導科研院所共同參與提高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是未來的主流,也是當前政策支持和鼓勵的模式。 杜金昆表示,長期以來,由于體制機制的制約,農業科研與農業生產脫節的現象比較嚴重,《全國鄉村產業發展規劃(2020-2025年)》提出這個政策,就是為了破解這一難題。農業企業處在生產一線,能夠敏捷地了解農業市場需求,能夠避免農業科研單位的科研工作與農業生產實際脫節的狀況。 以拼多多為例,其對接9億用戶,可以發現市場對高品質科研農產品的需求,同時也能發現還沒進入市場流通的好產品。在銷售過程中,后臺也會不斷將市場需求和信息反饋給研發人員,讓產品與消費者零距離。這樣科研人員就可以不斷調整改良,以及研發深加工科研產品。與此同時,農戶也擴大了種、養殖規模,整個科研產品鏈路進入良性循環,“這是別的企業或者科研機構做不到的”,拼多多相關負責人說。 農業企業加科研院所要實現“1+1>2”效應,趙皖平建議,要進一步加強農產品科研的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對于科研單位,還要給予更大的自主權,制定更好的鼓勵政策,這樣才可能有更多的意愿與企業合作,甚至讓科研人員放手去創辦企業。 杜金昆則建議,需要建立有效的協調溝通機制。打通學界與產業界的信息鴻溝,雙方應建立有效的協調溝通機制,推動有關合作事項的具體落實。建立科技資源共享機制,對雙方的信息、技術、人才等科技資源進行有效整合,發揮科研院所在知識積累、人才儲備、實驗設備和方法、信息來源等方面的優勢;發揮企業在資金、科技成果轉化等資源方面的優勢。 杜金昆還建議,企業與科研院所也可以聯合開展技術攻關,建立人才聯合培養與交流機制,以及聯合構建新型科技平臺。以市場為導向,根據企業的需求來明確平臺的發展方向,因為企業能夠更好地利用科研院所的人才和技術優勢。這樣既能減少企業在科研方面的重復性投入,又有利于將科研院所的技術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縮短產業化周期,并且使企業和科研院所共同獲得技術成果的高收益回報。 新京報記者肖隆平
公共作者:BET365有黑的吗